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会动态 / 学会新闻

致敬航天育种人 !30年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下篇】

2018-12-10 14:50



在12月2日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第一次联盟大会上,举办“向为航天育种三十年作出重要贡献人士致敬”活动,向为我国航天育种事业三十多年发展历程中,在基础研究、品种选育、产业推广应用、航天搭载技术及空间诱变技术和事业的组织推动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10位代表人物致敬,表达对他们褒扬和敬意。

他们是:刘纪原、谢华安、吴明珠、蒋兴村、唐伯昶、刘录祥、陈志强、邓立平、刘敏、雷振生。

“致敬活动”还特别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致谢和致敬,感谢载人航天工程对航天育种事业的大力支持。

航天育种事业发展三十多年来,为我国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我国众多科学家、育种专家、企业家和领导者为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为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是一个群体,是一代事业开拓者。他们虽然平凡,却做出了非凡的业绩;他们尽管默默无闻,却在广袤土地播撒了希望;他们无欲无求,却给我们带来硕果累累、满目春光!

他们在喧嚣中专注于孜孜以求的事业,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大地的收获赢得尊敬。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各自的生活中,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推动航天育种事业的发展,身体力行带领和影响着每一个人。

我们向所有从事航天育种事业的人们,向所有为航天育种事业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致敬!向他们中的代表人物致敬!他们接受我们的致敬,名副其实,受之无愧!

让我们走近这个群体的代表人物,体味触动人心的力量……

刘纪原

航天育种事业最早的倡导者和发起人之一,是事业的积极推动者,是团队的领导者。

刘纪原部长长期组织、推动航天育种事业发展,和我们一起走过航天育种事业发展的三十年历程。

刘纪原是中国第一代航天人,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他曾任航天工业部副部长,是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国家航天局第一任局长,至今担任国际宇航科学院副主席。

刘纪原部长1991年提出实施“航天效益工程”,把航天育种、卫星减灾、利用航天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作为航天技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内容。针对国家面临的“三农”问题,刘部长和一批科学家一起,倡导和启动航天育种技术研究,多次向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提出发展航天育种技术和加快成果应用的建议,是我国航天育种工程的决策人之一。育种卫星立项、关注机理研究、追踪品种选育、注重成果应用推广、推进国际合作,无不倾注老部长的满腔热忱。实验室里、田间地头、农产品市场,科研院所、育种基地、攻关现场,到处都留下他的足迹;他走遍了全国所有的航天育种基地,调研了绝大多数从事航天育种工作的科研院所和企业,调研、考察、研讨、指导,事业发展的每一个进程,都凝结着他的心血。2006年,刘纪原部长担任主编,编辑出版《中国航天诱变育种》,对1987~2006年20年航天育种事业发展的成绩和经验,多次组织全国航天育种学术研讨论坛和交流会。近年来,刘部长更关注航天育种成果的应用推广,他深入到不同的作物产区和新品种种植推广地区,在一线组织推动。航天育种业的发展,离不开他和像他一样殚精竭虑的老领导、老专家……。

让我们,向刘纪原部长致敬!



刘录祥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国家农作物航天诱变技术改良中心主任

刘录祥是国际原子能机构RCA核科技计划指导委员会成员,亚太植物突变研究协作网发起人,中国原子能农作物学会副理事长,“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他长期从事作物诱变新因素的开发与生物育种研究,建立了作物航天诱变、核辐射诱变及离体诱变细胞育种技术体系和地面模拟航天诱变新途径。他育成国审小麦“航麦96”、“航麦247”“航麦2566”和“鲁原502”等作物新品种20余个,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2014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授予植物突变育种成就奖。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他是出色的航天育种工程科学家。他在科学的世界里探索更多的奇迹,更多的可能,默默传递知识的薪火,将学问融成大地上丰收的风景。

让我们,向刘录祥先生致敬!




唐伯昶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他长期从事返回式航天器(返回式卫星、载人飞船)研制工作,是我国返回式卫星技术专家。他参加了我国从1974年第一颗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到2016年实践10号返回式卫星,全部共25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曾担任包括实践8号育种卫星在内的多可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为提高空间搭载技术水平和开展空间诱变实验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性技术支持。为我国的卫星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唐伯昶同志曾获得我国新型返回式卫星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神舟1号飞船国防科技一等奖,荣获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48年潜心科研,25颗返回式卫星,这些被历史铭记的数字,也是构成唐伯昶生命的元素。“艰难徒步航天业,誓夺成功转笑颜!”

让我们,向唐伯昶总师致敬!




吴明珠

中国工程院院士,新疆农科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

她是第一批奔赴新疆,献身中国边疆园艺事业的女科学家,曾被誉为“戈壁滩上的明珠”,她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同窗好友。她戈壁潜修五十载,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阿依木汗”。从风华少女到“甜瓜女神”,成为新疆等第一位中国工程院女院士,她是吴明珠。

她主要从事西甜瓜的育种研究,从50年代末即开展西甜瓜的育种和相关栽培技术研究,90年代起开始研究航天育种技术,主持选育省级认定甜瓜西瓜品种达30个。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育瓜五十载,吴明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资源,并从中选育出红心脆、香梨黄等甜瓜品种。其中红心脆曾在香港畅销30年不衰。

“我只是沧海一粟中的一滴水”,吴明珠从没有认为自己有什么特殊,“在新疆,像我一样工作者有千千万万,这一生,我就是一直没有背叛自己的理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愿所有人在面对逆境之时,都能拥有如吴明珠院士一般的豁达与坦然,消除人生所有的冬色!

让我们,向吴明珠院士致敬!




谢华安

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省农科院研究员。


谢华安致力于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与推广,做出突出贡献,并在国际保持领先先地位。他研究创立了四项关键技术应用于育种实践,培育出中国稻作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水稻良种"汕优63"。自1986年起,“汕优63”连续16年位居全国杂交水稻播种面积首位,累计推广近10亿亩,增产粮食700亿公斤,被誉为“东方神稻”。

1996年,谢华安将浩瀚苍穹开辟为新的育种基地,开始进行航天育种技术研究。他主持的航天水稻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2002年,太空稻"Ⅱ优航1号"亩产创中国航天育种水稻问世以来的最高纪录,同时还创下世界再生稻最高产纪录。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他培育的5个超级稻品种已推广8000多万亩,研制的再生稻品种与栽培技术7次刷新再生季单产世界纪录。

谢华安常说,父辈给他起名“华安”,就是希望中华民族长治久安。“粮食安则中华安”,大爱的胸襟、无私的境界,数十载坚守在希望的田野上,他以一颗赤子之心,书写出精彩的科技报国人生路!

数十年心血开花结果,“东方神稻”誉满全球。

让我们,向谢华安院士致敬!




让我们向所有从事航天育种事业的人们,向所有为航天育种事业提供帮助和支持的人们致敬!向他们中的代表人物致敬!

原创: 航天育种联盟 来源:航天育种联盟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