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学会动态 / 学会新闻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张玉卓同志在科协系统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研修班上的讲话

2021-10-11 09:12

来源:中国科协通报第5期   2021年10月9日



张玉卓同志在科协系统领导干部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精神专题研修班上的讲话
(2021年9月25日)

同志们:

中国科协面向全国学会理事长和地方科协党组书记,组织专题研修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科协系统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的重要实践,是中国科协党校的重要年度示范活动。大家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砥砺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加快发展育先机,勇立潮头开新局,打造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增强服务本领,提升服务效能,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本次研修班特点鲜明:一方面学员层次高。在座的同志都是全国学会、省(区、市)科协和中国科协机关、直属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很多同志本身就是知名院士专家。另一方面专题报告层次高。研修班将党情、国情、世情、科情教育融为一体,贯穿始终,邀请谢春涛同志、吴德刚同志作党史学习教育辅导报告,邀请白春礼同志作科技前沿报告,邀请江小涓同志、王辰同志、罗林泉同志围绕经济形势、疫情防控形势以及国际形势作报告。庆海同志讲解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和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思考。

我主要围绕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重点从落实规划、推进改革的角度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1921—2021年,百年风雨兼程,百年沧桑巨变,百年岁月峥嵘。今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庄严宣告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郑重宣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坚定决心,深刻阐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根本要求,深刻凝练伟大建党精神,向全体党员发出了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的伟大号召。“七一”重要讲话,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贯通历史、现实、未来,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体现了高远的战略思维、强烈的历史担当、真挚的为民情怀,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重要讲话有机结合,深学细悟、融会贯通,努力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做到悟思想、悟方法、领任务、抓落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履行“四服务一体”职责,构建学术、科普、智库工作格局,打造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的生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在感悟中升华政治觉悟,使讲政治从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主动。

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我们特别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凝练的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发展。科学家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观照,是大德、公德、品德在科技界的生动写照。我们要深刻领会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在科技界的立根铸魂作用,更好地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汇聚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强大科技力量。

一、深刻认识我国科技创新面临形势与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总书记还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科技、科协事业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深刻认识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核心任务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增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感紧迫感。

(一)科技创新是我国抢抓千载难逢战略机遇的必由之路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基础科学前沿领域呈现群体突破态势,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数字化、智能化引领变革潮流。科技创新日益走向大融通时代,学科交叉渗透,技术汇聚融合,创新周期显著缩短。科技创新范式加速变革,数据驱动与场景驱动成为研发新范式,科技、教育、产业、金融紧密融合。科技创新不断释放巨大能量,推动各行各业加速迭代,深刻改革生产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模式,为世界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科技实力正在由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央,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党中央审时度势,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把科技创新置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创新治理格局酝酿深度调整。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随着科技创新的广度显著加大、深度显著加深、速度显著加快、精度显著加强,各学科间,科学、技术与工程间交叉融合不断,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工业革命与产业变革奠定了基础。科技创新是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最大变量、也是关键变量,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原始创新和重要科技领域实现突破和跨越发展,是我国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的重要途径。过去几百年间,我们曾数次落后于世界科技革命的脚步,也一度被孤立于全球创新体系外。历史上唯有这一次科技革命,是我国真正意义上完整参与并可望发挥部分领域引领作用的一场革命。要汲取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以不进则退、不兴则衰的态度,建设科技强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的战略机遇,必须趁势而上,奋力追赶和领跑全球科技创新前沿。

(二)科技自立自强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问题,更是中华民族的生存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一是外部环境发生快速深刻变化。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劳动与资本对立加剧,收入分配两级分化使民粹主义、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全面兴起。特别是疫情后,经济问题政治化成为最大变数,一些国家以树立外敌的方式医治内伤。从中美博弈看,美国“小院高墙”式战略合围,视中国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全方位鼓吹“中国威胁论”,伺机打压封锁遏制。

二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显著深刻变化。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出现了变化,特别是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出现了变化。劳动力成本在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了瓶颈,旧的生产函数组合方式已经难以持续,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全面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更强调自主创新。我国正经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科技贡献体现为外生残值)向罗默生产函数(科技成为增长的内生变量)的重大转变,特点是要加快科技要素对传统生产要素的变革和替代。

三是建设绿色低碳社会正引发全面深刻变革。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系统压力。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有50-70年过渡期,我国仅有30年时间,碳达峰后要快速下降,走向碳中和,面临更大挑战。必须用最适宜的科技手段解决问题难题。要从基本原理上认清碳元素在大气、海洋及陆地中积累和循环的特点,提出最佳方案。综合运用碳科学、碳工具、碳政策、碳合作,积极稳妥实现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三)从总书记提出的重大问题和目标任务中,找准位置、明确方向、发挥优势、服务大局

正确认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短板制约。总书记深刻指出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面临的不足,原始创新能力方面,重大理论突破和原创引领型结果不够多,“卡脖子”普遍存在;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方面,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国家实验室建设路径还不明晰,“揭榜挂帅”等新机制缺乏政策衔接;科技创新资源整合方面,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协同能力有待提升,信息统合、管理协同、资源分配等存在“割裂”;科技创新力量布局方面,国家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布局不完善、科技资源共享不足、创新主体能力有所欠缺;科技投入产出方面,产教脱节导致高质量成果供给不足,企业对成果转化信心不足,科技投入分散、重复、低效仍存在;科技人才结构方面,人才结构性失衡,尖端人才缺乏,青年人才培养不足;科技评价体系方面,“破五唯”与“立新标”不同步,评价体系还不健全,配套管理措施不完善;科技生态方面,产学研深度融合不足,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布局不够,科技共同体作用发挥不足,“帽子”“圈子”文化存在,科研人员“减负”“松绑”任重道远。这些不足成为抢抓战略机遇的“绊脚石”,更成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拦路虎”,科技工作者必须直面问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责任感从根本上革故鼎新。

围绕总书记提出的战略任务部署,发挥科协组织和科技共同体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建设全球人才高地等五大战略任务,指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主攻方向,是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塑造国家创新能力的战略选择。科协组织要团结引导科技工作者,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为应对各种挑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要突出“四个面向”战略导向,强化基础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科技攻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促进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和地方发展,充实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特别要发挥科技共同体的作用,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同等重要,强化产学研融合的创新生态建设,推动完善项目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发挥民间科技交流渠道优势,构建开放、信任、合作的科技共同体,充分用好全球创新资源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我国要建设全球人才高地,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吸引、留住、用好人才。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让更多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更加重视构筑有效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科协组织作为团结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组织,要坚持以会兴业、以业聚才、以才引才,推动完善评价奖励制度,加强人才培养举荐,构建海内外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渠道,发掘人才第一资源的潜力,有效集聚科技人才、组织与资源势能,转化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以高水平人才支撑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二、把科协“十大”绘就的宏伟蓝图变成新征程的施工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方式。中央书记处特别重视规划,强调把规划作为群团工作的重要方法,作为提升群团治理能力的有效机制。中央书记处的领导同志也多次强调,科协工作决不能坐“滑翔机”,不能脚踩“西瓜皮”,而要善于前瞻预判、谋划未来。科协组织很幸运,在新征程起步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帮助我们擘画了发展蓝图。可以说,科协“十大”明确了科协工作今后五年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为科协事业发展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党中央重要指示精神为“十四五”科协事业发展绘就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沪宁同志在代表党中央的致辞中,结合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出了五项工作要求:要坚持不懈深化理论武装,要增强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要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科协工作体系,要深化科协组织改革,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为新发展阶段科协组织的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和重点。

“十四五”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围绕科协“十大”绘就“十四五”发展的“一张蓝图”,我们目前有两张“施工图”,一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二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其中新纲要是国务院发布,规划是经中央书记处批准,经科协“十大”审议通过,两个文件都具有权威性。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专门就科普进行部署,这是兼济天下、普惠民生的公益事业,是民族复兴的奠基工程。纲要突出5类重点人群,瞄准每年提升一个百分点的硬指标,推进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我们有把握实现1年1个百分点的增长,要以指标为牵引,重点推进。一是切实提高重视程度。新纲要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纳入本地区总体规划和目标管理考核。各级科协牵头实施。二是明确本地目标。各地要结合实际合理设置“十四五”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三是继续推动科学素质目标责任制实施。要带动相关资源的聚集和投入。四是定期开展监测评估,更加精准有效指导各地开展科学素质建设。五是构建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

“十四五”规划确立了科协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发展目标,部署了7方面34项重点任务,提出了4项保障措施,是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学会的行动指南。规划凸显桥梁和纽带职责,将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科协工作体系、建设有温度可信赖的科技工作者之家作为主线,通过“四服务一体”不断提升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创造的能力。

履行好桥梁和纽带主责,是科协工作的使命所在。桥梁的意义在于沟通,纽带的价值在于联结,桥梁是刚性,纽带是柔性,二者刚柔并济。“桥梁”“纽带”之喻,形象而贴切,饱含着党中央对科协组织做好团结引领的高度期待和重托。一方面要扎紧联结的“纽带”,要求我们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突出强化群团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广泛更紧密地把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着力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着力夯实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是架设沟通的“桥梁”,要求我们全面宣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增强科技工作者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要架好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和价值引领的精神之桥,架好党的创新理论与科技工作者联络之桥,架好“四个面向”战略需求与科技工作者供需之桥,架好产学研用等创新主体融合之桥,架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技合作之桥。同时,我们要践行好群众路线,提升群众组织力和群众工作本领,坚决防止“桥梁”成为走不通的“断桥”、不落地的“浮桥”,防止“纽带”成为空中“飘带”。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必须将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首要标准,通过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切实增强科技工作者创新自信,营造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助力科技工作者绽放和实现自身价值,增强大局贡献度和国家发展支撑力。

落实好“四服务一体”的主业,是科协工作的根本任务。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要通过具体业务来实现。“十四五”规划明确在新发展阶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自立自强、开放融合,坚持系统集成、高效协同,确定了实施科技经济融合行动、构筑学术交流新高地、推动科普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群团高端智库建设、开展高水平对外民间科技人文交流合作等多项重点工作。未来五年展现“新担当”和“新作为”:在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工作体系上取得新进展;在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促进人才成长上取得新实效;在促进开放合作、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取得新突破,在推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决策咨询等科技类社会化服务高质量供给上迈上新台阶。围绕“四服务一体”的科协主业,需要科协组织充分发挥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优势,以深化科技类社会化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为着力点,推动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科技自立自强的“生态护城河”,应当是科协组织的重要任务。国家治理要靠政府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市场的力量,也要靠生态的力量。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环境和学术生态很重要。刘鹤同志提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突出24个字:问题导向、集聚力量、创造生态、增强活力、卧薪尝胆、有所作为。他专门讲,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有几个主要特征,包括:弘扬科学家精神、尊重科学规律,广泛而充分交流的科学氛围,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普及水平,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大量而持久的科技投入,利于创新的公共政策,等等。这其中涉及到科普、学术、智库,科协组织在营造创新生态中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创新生态还包括更好地为科技工作者“松绑”“减负”,保障科研时间,宽容失败挫折等等。

希望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以新纲要和规划为指导,当好“施工队队长”,我要当好“施工队大队长”。我们要突出“桥梁纽带”主责,聚焦“四服务一体”主业,团结引领科技工作者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在创新创造实践中展现报国为民的新作为。

三、推动科协系统改革向纵深拓展、向基层延伸

改革永远在路上。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群团改革要进行盘点、做好评估,在此基础上谋划好“十四五”时期群团改革。中央书记处要求各群团组织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着眼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在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上持续用力。

如果说前面我讲的新纲要和“十四五”规划是宏伟蓝图的施工图,那么,改革就是推进施工的动力和重要抓手。我们已经着手在落实中办《科协系统改革实施方案》基础上,制定“十四五”改革方案,近期向中央书记处汇报。“十四五”时期科协系统深化改革怎么改?

(一)把握好强“三性”、去“四化”的改革总取向

科协系统改革强调加强党的领导、聚焦主责主业、强化问题导向、突出学会主体、坚持赋能基层,这是科协改革的总体原则。

紧抓根本不动摇。牢牢把握科协组织政治属性,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转化,强化政治引领,当好桥梁纽带,引导科技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咬定目标不放松。保持和增强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好“三型”组织优势,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科协工作体系,使各级科协组织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不断夯实党在科技界的执政基础。

守牢底线不懈怠。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是群团组织必须防范去除的顽疾,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压实意识形态责任,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科协要强化科技自立自强的“一线”意识,向中央办公厅看齐,要体现在锤炼过硬作风上。坚持党建强会、作风兴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围绕一体推进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强化作风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强大气场。

(二)把握好“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改革方法论

聚焦重点不发散。我们的改革方案没有面面俱到,强调突出重点。针对发挥好“桥梁纽带”职责,提出加强和改进科协系统政治思想建设、全面加强科协组织体系建设两项重点任务;针对做好“四服务一体”,提出推进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推动学会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调整优化学会布局、深化科普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全面增强团结联系服务能力六项重点任务。在调整优化学会布局上,地方科协可以先行先试。

问题导向不盲目。改革坚持针对科协事业长期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我们集中针对八方面的问题短板:联系广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科协工作体系有待健全,对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的广度深度精度不够,组织覆盖不到不全,联系渠道不广泛,服务手段和方法不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有梗阻,学会创新发展活力不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合作能力亟待加强。

扬长补短相结合。在补短板的同时,要铸长板。铸长板要结合科协组织的独有优势、比较优势,比如学科齐全、组织健全、人才荟萃等优势。有时还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使优势更加彰显。在盘活存量的同时,做精做优增量,发扬独特优势,突出重点,做出亮点。

(三)把握好破立并举的改革大逻辑

科协改革要把握好破与立的辩证法。要大刀阔斧地“破”,对于影响制约事业发展、不利于营造创新环境的机制和做法,要大胆破除;稳妥有序地“破”,坚持问题导向,一个一个问题解决,注重从根子问题、体制机制上逐步有序破除。旗帜鲜明地“立”,凡是有利于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举措,要坚决立起来;统筹谋划地“立”,把握破与立的辩证法,有些要先立后破,以立倒逼破。要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破局,破思想观念藩篱、立改革之“魂”,破体制机制障碍、立改革之“实”,破联系服务堵点、立改革之“效”。突出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科技工作者的科协工作体系,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赋能基层、重心下移,加强制度创新和衔接配套,提升改革综合效能。要在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方面下更大功夫,加强各项改革的任务集成、措施集成、力量集成,强化科协系统改革的方案协同、落实协同、效果协同,推动发生“化学反应”,提高改革整体成效。

全国学会与地方科协要强化改革担当。我们既是推动改革走向纵深和基层的谋划者、实践者,也是与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检验科协系统改革成效的观察者、评价者,更是基层首创、改革创新经验模式的探索者、推动者。希望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盘点评估前期改革成效和问题,以钉钉子的精神落实改革任务,推动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希望大家在推进“十四五”规划落地和深化改革过程中坚持系统观念和协同思维,加强系统联动,形成“上下一盘棋”,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科技类社团“穿针引线”的组织优势,汇聚改革合力,推动改革发展。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的重要讲话中,将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为科技界踏浪科技变革、赶考新的征程发出新的动员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协组织和科协工作者重任在肩。希望大家保持传承弘扬科协系统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底气,讲全局、重效率、强执行,开创新发展阶段科协事业新局面,保持革故鼎新的勇气,推进科协系统改革不断走深走实、走向基层,保持昂扬向上的志气、骨气,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守正创新、服务“国之大者”,当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我就讲这些。到这里,这次专题研修班就圆满结束了。还有几天,我们就要迎来伟大祖国72周年华诞。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也祝大家国庆节快乐!